2008年8月12日星期二

Google戰勝巨人的最強兵器 -「雲端運算」

大家對「雲端運算」的技術可能會比較陌生,其實這項技術在現今的互聯網世界中隨處可見如,例如Google的搜尋服務、Gmail、YouTube、Google Docs、Google Talk、iGoogle、Google Calendar等都充分應用到這項技術。


圖: Google 憑「雲端運算」的技術成互聯網「遠端」的一哥

「雲端運算」cloud computing或「遠端運算」其實是分散式運算技術的一種。其基本的概念,是將龐大的運算程序拆成千百個較小的子程序,交給在「遠端」的多台伺服器同時運算。透過這項技術,網路服務提供者可以在極短時間內處理數以萬計的資訊,並提供和昂貴的超級電腦一樣強大效能的運數功能,以符合眾多網上用家的需求。

回想十多年前,互聯網仍未普及,個人電腦使用主要是「單機」或在「局域網」運作;文書處理、影像繪圖、數學運算全在一部「近端」的電腦上運作。娛樂及遊戲都是單機版,要玩多人的遊戲如大富翁或麻將,必視集合幾個朋友在電腦前,輪流透過同一組鍵盤滑鼠操作。這個「近端」的年代,亦同時是「微軟」這個巨人崛起及「稱霸」的年代。

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一日干里,傳輸頻寬也越來越大,最慢的1.5M 寬頻都比起56K數據機都快上數十倍。高速網絡佩合「雲端運算」的出現,使透過「遠端」的强大電腦運算來提供即時網絡服務變得可行。這種存在於互聯網空間的「遠端」,更被稱為虛擬世界的巨大資訊發電廠。Google能在1秒鐘內提供超過全球近億個網頁的搜尋結果,就是這種技術的貢獻。這個巨大的資訊發電廠,可以透過互聯網向全球提供一視同仁的服務,Google、Amazon、eBay、Yahoo等都是屬於網路遠端的新興企業。

雲端運算不僅在資訊產業及商業上被廣為應用,在生物科學上也功不可沒,例如分析DNA結構、基因圖譜定序、解析癌症細胞等,透過多台遠端電腦運算,比使用單機運算,實在快上很多,亦比使用超級電腦更俱成本效益。

老實說,遠端已經不知不覺地影響很多人對電腦的使用習慣,以前辦公枱上的「近端」電腦是主角。現在很多人會把大部分資料都放在遠端,白天在辦公室所找到的資料會傳輸到 gmail遠端的信箱,甚至直接使用Google Doc進行文書處理或試算表,晚上回家登入Google又繼續工作,得來全不多費功夫。甚至平常需要和同事互相交換的文件,也可以放在網路的遠端,在線上共同作出修改。

隨着Google在今年推出了Google App Engine(應用引擎)給外界編寫「遠端」應用程式,雲端運算的影響將不斷擴大,「遠端」和「近端」相爭的年代己經到臨,「微軟」一家獨大的局面會有所改變,Google將會利用「雲端運算」聯合眾多的開發者及服務供應商對這個巨人作出大規模的反擊。

而互聯網「近端」和「遠端」的這二種不同的模式的爭鬥,究竟會對我們未來產生什麼樣的影響?我們為了接取「遠端」的資訊或服務時,我們其實也必須要有「近端」的產品才行,有什麼資訊是必須在「遠端」處理才可行的?有什麼資訊是必須儲存在「近端」才安全的?「近端」會否變成只是「遠端」的傀儡?過份依賴「遠端」又是不是好事呢? 寫到此刻,腦中突然想起電影《智能叛變》中的 viki,繼而想起《未來戰士》中Skynet,不禁感到有點不安。

作者: Ken Fong
原文刊載於 2008年8月9日 第143期 《資本一週》Capital Weekly 內之《數碼健談》

0 Comments: